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似乎成了世間萬物必然的規(guī)律。然而,對于中國籃球的熱愛與期待,卻讓我們無法接受每一次的黯然離別。
2022年,湖北的鄭薇帶領中國女籃在女籃世界杯上大放異彩,奪得亞軍,將中國籃球推向了新的高峰。隨后的日子里,中國女籃在2023年連續(xù)奪得女籃亞洲杯和亞運會的冠軍,韓旭、李夢等人的出色表現(xiàn)更是讓她們成為了中國體育的新一代代言人。那一刻,仿佛整個華夏都為她們驕傲,為她們歡呼。
![]()
然而,時間總是無情。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中國女籃與其他如女排、女子三籃等隊伍一同在賽場上折戟沉沙。鄭薇的離去,雖然讓人惋惜,但也似乎在預料之中。競技體育的世界里,輸贏乃是家常便飯。但是,中國女籃在短短兩年間從巔峰滑落,顯然不僅僅是簡單的輸贏問題。
從制度層面看,國內的女籃聯(lián)賽正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十余名成名國手大多集中在四川和蒙古等少數隊伍中,使得聯(lián)賽各隊實力相差懸殊,比賽的競爭性大打折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老將們不再需要拼盡全力即可輕松賺取豐厚的報酬,對國家隊比賽的熱情也隨之減少。而新人方面,大量外籍球員的涌入更是擠壓了年輕球員的生存空間,使得她們在關鍵時刻難以得到足夠的球權和機會。
這樣的現(xiàn)狀讓人憂心忡忡,仿佛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若非到了如此危急的時刻,鄭薇不會在奧運失利后便匆匆離職;若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老帥宮魯鳴也不會再次被委以重任。宮魯鳴,這位中國籃球名宿,以其嚴厲的訓練和善于提拔新人的眼光而著稱。當年在中國男籃陷入低谷時,他一手提拔了周琦、郭艾倫、趙繼偉等新秀,為中國籃球帶來了短暫的“中興”勢頭。如今,他再次接手女籃,背負著更新?lián)Q代、重振雄風的期望。
盡管宮魯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籃球底蘊,但中國籃球的諸多問題真的僅靠一位老教練就能解決嗎?聯(lián)賽制度的不健全、后備人才的缺乏、培養(yǎng)和輸送機制的堵塞以及既得利益者的阻礙……這些問題如同攔路虎,讓人不禁要問:我們真的準備好面對這些問題了嗎?又或者是,我們只是用主教練的更替來掩蓋問題,給人一種“我們知道在努力”的假象?
面對如此困境,我們只能寄希望于新一代的球員和教練員們能夠挺身而出,為中國籃球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畢竟,未來的希望在于那些年輕球員們身上。張子宇這樣的超級中鋒人才以及一批在亞洲還能拿得出手的年輕人將是我們的希望所在。然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健康、公正、有競爭力的聯(lián)賽環(huán)境來支撐。只有這樣,中國籃球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再次迎來輝煌。
相關資訊 